为深化建设工程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推动争议解决模式转型,5月17日,中国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专家论坛在郑州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指导,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主办,相关单位协办。北京、上海、河北、浙江、甘肃、山东、天津、海南、四川、安徽、湖南、河南等十二个省市共400余人参加会议。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宁广现率先致辞,强调争议评审机制在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提升纠纷解决效率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河南模式经验向全国辐射的愿景。随后,中建协法工委秘书长陈太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帆分别从行业指导与争议解决专业机构视角,阐述了“评审优先、诉裁止纷”机制的政策导向与实践价值。最高法原法官冯小光结合司法实践,点明争议评审与诉讼、仲裁衔接的核心要点,为行业合规发展提供了权威指引。河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赵剑英、郑州市律师协会理事会副会长栗魁则从法律实务层面,强调了争议评审在多元解纷体系中的独特优势。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 宁广现
论坛围绕“国际机制本土化”“评审与仲裁衔接”等议题展开交流,浙江、南阳等地分享区域实践经验,凸显“政府引导+行业自治”模式在纠纷预防中的作用。与会专家指出,争议评审通过“技术 + 法律”协同模式,可精准解决造价鉴定、工期索赔等难题,助力项目全周期风险防控,推动行业从“事后救济”向“全程治理”转型。
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全国建工领域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有助于吸纳先进做法、提升专家评审专业水平,对完善建设工程争议多元化解体系、优化行业治理生态、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行业将持续深化争议评审机制创新,强化与仲裁、审计等制度衔接,为建设工程领域纠纷解决提供更高效的路径选择。